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周周的博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日志

 
 

迁徙的脚步  

2013-03-08 22:13:49|  分类: 郑州印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迁徙的脚步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没当过地质队员的人,地质队员可能是一个梦想;当过地质队员的人,地质工作是一个永远的回忆;常年从事地质工作的人,那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幸福。”

 

 

1983年,从上地校的那一天起,《勘探队员之歌》就伴随着我走上了一个个矿区,春去秋来,在我心里,这悠扬嘹亮的歌声似乎越来越大,像波涛一样传出很远、很远……

                                   一、

1987年的一个夏天,我从郑州地质学校毕业,到了信阳,那时地调三队很有名,一出车站,你要问三队在哪?当地人就会向西一指,“那不,一座白色的四层楼,就是三队了。”我一看,有个三四里远吧,有一幢醒目的大楼,想想这就是自己的单位,让我欣喜了好一阵子。

到队上,我才知道,三年前,河南省地矿局在全国率先将局属所有地勘单位从偏僻县乡搬迁到11个省辖市,让地质队员从在“农村的工作人”转变为城市人。

地质队员们每年春天飞出去,秋天飞回来。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跟他们一样,拿着地质队员的“三大件”——锣盘、地质锤、放大镜,在桐柏山、大别山、伏牛山,跋山涉水了八年。

有时为了追索一条地质界线,我们可以在山沟里整整转来转去,搞不清方向、迷路是常有的事。老地质常告诉我:“地质工作是个良心活,一条界线,你最初填图的点到哪,今后,你的图就是权威了。所有的设计和今后工作都要以你这个为蓝本。你要是马马列虎虎,以后就要一错到底。我们干了这项工作,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每月给媳妇一封家信,是很多地质队员雷打不动的重要任务。一提起回家,成了地质队最激动的时刻。他们往往要提前忙碌好几天,洗好所有的衣服。再走家串户,买上一箱鸡蛋,买几支土鸡,那是他们带给妻儿老小的最好礼物。先得走15里的山路,再坐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再转两次车用四个小时才能加到家,但同志们一点都不嫌麻烦。能坐着单位后开门的吉普车回家在当时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地质队员的心灵那么真实、简单、快乐,在劳动中唱歌,在生活中舞动。

河南省的一座座山峰曾经伏贴在我们的脚下,一处处森林留下我们找矿的标记。换来的是一曲美丽的章符,一块块的岩石矿物标本、一张张的地质素描和地质图,构成了我们在野外最动人的乐章。

想想桐柏破山银矿、银洞坡金矿、吴城碱矿、信阳上天梯膨润土、珍珠岩矿床等这些矿区或全国第一、或世界第一的大矿,都留下自己的脚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迁徙的脚步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二、

十八年后,我仿佛走过了一个轮回,因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郑州。

这让我想起了从前。1985年6月,我们学校实习,我来到了卢店。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区调队。那时他们长期驻在登封县卢店乡,那是座落在一个小镇的一所大院,一排排的平房虽然说整齐,但显得很简陋。两年后,他们整体搬迁到平顶山市。

想想自然界的矿物质是如此的丰富神奇,又是如此的富有规律!简简单单的二氧化硅,就可以形成水晶,可以形成富有棱角的外形和奇妙而神秘的色彩。萤石晶体是那样的晶莹剔透又五彩缤纷!黄铁矿晶体是那样的完美无缺!绿柱石晶体又是那样的粗旷而豪放,显得如此高贵而耀眼,诱发着地质队员们的遐想和美梦!

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困难的区调队放眼到了西藏,“走出去天会不会更蓝?那里的矿产是不是更加丰富多彩?”成了大家共同的信心。

1990年 5月 28日,区调队的进藏分队终于踏上了西藏这片圣洁的土地。丁青、洛隆两个图幅覆盖的区域,全部是深度切割的原始山脉。海拔从2000多米至5000多米,大部分工区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在这里,马路是连马都不能走的路,到处可见密林野兽,满目都是雪山冰川,随处可闻江水轰鸣……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那时,河南省所有的地勘单位都有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积极地向外部拓展。而现在,河南的地质队员们开着先进的越野车已踏遍西藏、青海、内蒙、新疆、广东、黑龙江、浙江等多个省区,在寻找矿藏的同时,他们有机会感受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和奇特而壮观的地貌。

这时候,很少人写信了。用卫星电话给家里报个平安,关心一下家里的生活,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年轻人的联系也方便多了,虽然好久可能和他们心爱的人见不上一面,但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会让他们嘴角荡漾起幸福的笑容。随时随地他们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再到野外分队,武装我们地质队员的是GPS全球定位仪、数码相机、录音笔——新的三大件,不仅省去了很多繁杂的工作,为地质队员减轻了负担,而且精度更高了。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有跑到,GPS和数码相机就会准确显示,你的地质数据的真假,科技拂去了所有的。

2004年,区调队又从平顶山市整体搬迁到了郑州市。当我再一次来到这个队的时候,只见装饰一新的办公楼,优雅夺目;家属楼整齐地矗立, 蓝天白云下,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地矿队伍的丰采。而培养我18年的地调三队,也在郑州市购买了办公楼……

2007年,河南省同意河南省地矿局九个驻郑州外地勘单位整体迁入郑州市的进候。河南省地矿局整个地勘队伍都有沸腾了,一次次的迁徙,终于在有一天得到华。到那时,我们的眼界会放得更远,我们的脚步也会走得更远。

迁徙的脚步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三、

2003年6月27日,当水文一队的8名职工第一次踏上非洲阿尔及利亚时,谁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地。

这是河南地矿局地勘队伍第一次走出国门。
  工地离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1000千米,离最近的城市380千米,方圆40平方千米的地方都没有人烟。在空旷的沙漠上,2个集装箱稍微整理一下,就成为了他们的办公室和宿舍。
  机台上只有5名职工,他们昼夜不停地守在工地上,就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多月后,当清澈的地下泉水汩汩流出的时候,当地的阿尔及利亚人沸腾了……

而现在,我们的地质队员有100余人在国外飞来飞去,成为一支有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河南省地矿局不仅“越走越远”,而且走出了精彩,为河南地矿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注入了活力。

有些记忆像照片一样收藏在脑海里,并不随岁月的变迁而减色。在我的地质生涯中,这样的记忆像一个个里程碑,给我的时间以坐标,给我以向上的动力,也让我明白了地质事业有它独特的魅力。命运让地质队员在地质队空间中相知。这里有着我们热爱的生活,这里有着我们永远都不能割舍的事业。

做为一名地质队员,我常常关注着地质队员的足迹,想想心里就激动不已:

2005年,地勘一院的地质队员踏上了塔吉克斯坦找矿之路。

2006年6月10日,河南省地调院的16名技术人员坐上飞机横洋越海,飞行14000公里,18个小时后降落在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实施财政部下达我院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

2007年4月14日,地调三队的队员奔赴印度尼西亚群岛,即将挥洒着他们的创业激情。

省外,过去想也不敢想。而现在,到国外已是家常便饭。一个个走出去的队伍,印证了我们河南地矿人的信心,让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了异国他乡。

桃花谢了,老地质们退休了,多少汗水都洒在了崇山俊岭,多少人和事已成过眼烟云,挥之不去的,只是留于心灵深处对地质的那一份真情……

想想自己的同事们从省内走向省外,从省外走向国外,我的记灵中就荡漾出一股激情。就像勘探队员之歌唱的:“我们用火焰的热情,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床。”

 

迁徙的脚步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4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