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周周的博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日志

 
 

在挑战中寻找突破  

2009-03-01 21:31:15|  分类: 散文驿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破解豫西成矿带宝藏之迷》写作体会

       

    2007年年中,得知豫西南地区地质大调查项目已基本结束后,我就萌发了写一个总体概貌的文章。虽然,2006年初,我曾采写了河南省地调院在豫西南地区发现3个大型铅锌矿的消息,并于同年发表一篇2000余字的《豫西南成矿带的“蝶变”》通讯稿,但还很粗糙,很多地方还没有说清楚,必须做一个深度报导,把这一层果告诉大家。

    因为,豫西南地区发现一批大型——超大型铅锌银矿产地,提交铅锌银资源量800余万吨,银资源量10000余吨,实现了几十年来河南省铅锌找矿的重大突破。这一项目成果揭示出豫西南作为全国16个重要成矿区带之一,作为我国中部和河南省的重要矿业基地,必将对实施中原崛起,对振兴豫西南矿业经济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地区的找矿成果,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作为一名记者,我很想通过媒体,把这一因找矿思路的变化从而获得的找矿成果的经验介绍给大家,给更多的决策层和地质技术人员以启示。但如何下手、如何才能写好,成了困扰我大约有半年时间的难题。因为我当记者还不到2年,第一次写这么大部头的文章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我找到了该院7年来在该地区所有几大本的成果资料,认真细细了解了一遍。了解发现,从 1999年《河南省栾川赤土店地区铅锌银多金属调查评价》立项取得成功后,河南地调院开始了寻找大型铅锌矿的梦想之旅。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矿体逐渐向外延伸,项目规模逐步扩大,每年都有新发现。20018月和2003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曾两次召开了豫西南地区铅锌银矿找矿方向及工作部署研讨会。与以往相比,他们在铅锌银矿成矿规律认识方面有了三个飞跃,有效地指导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及野外找矿工作实践,圈定了16个成矿预测区,确定了找矿靶区,建立了区域找矿模型,进而取得了华北南缘铅锌银找矿的重大突破。项目工作自1999年开始,至2006年结束,历经7年。从7年间项目名称与内容的变化,可以粗略地了解到从最初立项到最终发现的“成长”过程,真实再现了河南广大地质工作者从找矿认识到找矿实践的升华。

    渐渐地我从中理出了一个工作进展的思路,决定按时间的顺序来记录这项宏伟的工程,随后写成了初稿。因而也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豫西南作为全国16个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就在我生活的大地上;地调院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在我身边,我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这一重大找矿成果。它使我明白,新闻事件就在身边发生,有没有抓住,抓得好不好,宣传效果佳不佳,就看你关注的够不够多,采访的细不细,收集的资料全不全。平常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不管是单位的工作报告,还是个人的先进事迹,有用没用,我都先收集起来;他们的网站,在近几年里,几乎每周我都要浏览一下,看看有什么新的信息,有价值的就先记下来。豫西南地区所有的大事件我几乎都收集到了,这就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充实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要有抓重点的主动意识。全省地质工作范围如此之广,如何选取报道对象?关键是抓大事,抓有典型意义、对全国有影响的事件。豫西南地区发现一批大型——超大型铅锌银矿产地,实现了几十年来河南省铅锌找矿的重大突破。为什么会有了突破,我了解到突破的重点就是对成矿规律认识上有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从而正确指导了找矿。只要加强对典型事例的研究,抓住最能体现和反映地质工作新态势、新理论和新实践的事情进行解剖,就能生发出地质找矿的典型意义。

    三是要有多思考的勤奋意识。经过几年的锻炼,我越来越认识到多想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比如收集材料,如果不多想、多思考,那就不知道怎样去收集材料,收集什么材料、如何区别和运用材料。比如分析研究材料,特别是地质工作是个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不去多想,就不可能在材料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写出来的报道,一定会不切实际,离题万里、无的放矢。

   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有内容可以挖掘的,关键是在参与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追踪。这样,往往会发现很多活动都是有连贯性的。当我们了解了活动的整个过程、组织者的意图以及工作的关联性以后,再去撰写文章,就会比较容易地摆脱没有内容可写的状况。而这些内容恰恰需要我们去积累、总结、分析、升华,最终写出好文章。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只要听到就不要轻易放过,要主动向有关部门询问情况并摘要记录下来。有些内容或许在当时看来并不能支撑起一篇文章,或许还会显得过于平常,但是这是一种积累,一旦需要时,就会成为素材,就有可能成为的相关信息或闪光点,抓住闪光点,可能就会让我们可以写出一篇文章。初稿出来后,我时不时都打开看看,把新获得的材料补充进去。

    四是要有多到一线的采访意识。从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走遍了焦作、洛阳、三门峡、许昌、南阳、信阳等豫西南有关的地勘单位。到了这些单位后,我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地勘单位都投入到了这项巨大的项目之中,更加坚定了我写好这篇文章的决心。这篇文章不仅写了地调院,关键是也代表了河南省地矿局的水平。每到一个地勘单位,在采访其它稿件之余,都有意无意地要收集此方面的资料,寻问和此有关的内容,并收集到各单位的地质找矿成果。半年后,我充分收集了豫西南地区的大量信息和资料。

    在最后成稿阶段,我担心自己第一次写这样的综合稿件,怕写不好,专门邀请了报社记者张娅莉来河南和我一起共同采访和写稿。一路行程数千公里,相继采访了地调院、地调一队、地勘一院和地调三队等四个地勘单位,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的思路进一步明晰起来,内容进一步充实起来,最后在张娅莉的完善修改下完成了这篇文章。

    五是要有加强交流的沟通意识。文章写得好不好,能不能被报刊选用,既有文字功底的问题,更有一个掌握信息的问题,是能否写好稿件的重要前提。新闻事件发生后,如何报道出去,作者应该站在宏观的高度,而不能拘泥于本单位、本地区的小圈子就事论事,要善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工作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发掘新内容,选择新视角,运用新形式。写作过程中,多次和张娅莉就文章的结构、布局等进行了沟通和探讨,为写好此篇报导理清了思路。

    通过这篇文章,我体会到每一次写稿,都是自我心灵与行动的起伏与挑战。有了这样的经历,我也就拥有了一份特殊的财富,拥有了在未来日子里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评论这张
 
阅读(91)|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