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周周的博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日志

 
 

野 外 生 活  

2008-10-28 20:02:5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野 外 生 活 - 周周 - 我的博客地质队员的工作就像候鸟一样,每年春天飞出去,秋天飞回来。

   三月是地质队员工作的黄金季节。这时茂密的杂草还未长出,是岩石露头最清楚的时候。虽然天还有点冷,地质队员们就怀着他们的梦想,告别妻儿老小和他们的恋情来到了山中。

  三月光秃秃的,让人的心情也苍白的很,但总有一蓬蓬,一簇簇黄色的迎春花在岩缝间,悄悄告诉你春的消息,那小小的瓣儿像满天的繁星,点缀着你的心境,诉说着你的心事,……

手里提着地质锤,地质包沿肩一搭,里面放着图纸、记录本油漆等工作用品就上路了。走在山间的小径上,放大镜和小刀在胸前晃荡着,不时发出一声脆响。

深山的小村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家,刚来不久,方圆十数里的人们就都知道地质队来这里找矿了。每天农民见了我们,就会热情地笑着招呼“上山啦?”。总有热心的人,或是拿了石头送到驻地让我们看,或是告诉我们某某地方有怎样的石脉。我们跟随他们到了地点,若是矿化露头,就会采些拣块样或者布署一两个小型地表工作,他们一脸的满足和欣悦,倘是一般的岩石露头,他们往往会有些不好意思。

随着工作的展开,常常要走进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钻进去,便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到处是枯枝、荒草、荆刺、杂树,头顶上是密不透风的枝叶和乱藤。我们俩人一组,或追索露头、或量产状,只有锤子敲打岩石的叮当声明确地告诉同伴,同事们就在附近。“嗒嗒”,清脆的地锤声在静寂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地动听。偶尔喊一声“有露头没有?”“量一下产状,打一块标本”既是工作上的配合,也是相互间的联络。然后就对照地形的地物、检查点位点性,标记在图上,描地质现象。

有时为了追索一条地质界线,我们可以在山沟里整整转了一个下午。我们的工作区里不允许有一点不清楚的地方。我们的心里很单纯,眼里容不下任何一点点的疑难问题。
   
一次,一个同志在山中迷了路,黑幕中他见到了几处流动的绿光,他知道,那是山中的野狼。他点着了火堆,一手手拿着一根木棍,一手燃起了香烟,一根接一根地烟不离手地到第二天。那一夜,一条烟蒂组成的圆圈,在他傍边成了他的保护神。

等他回来时,拥抱已不能表达队友们的尊敬,酒会让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喝酒,把队友间的友谊渲染得更深。

远离乡镇,缺菜的情况时有发生。炊事员时常到附近的村民家收购一点青菜和鸡蛋,附近的农民时不时拿着西红柿、鸡蛋等来我们的驻地,西红柿炒鸡蛋是我们吃得最多的菜。改善生活,地质队员最难忘怀就是卤肉了,几乎每个出野外的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人称上七、八两色味俱全卤肉,再花三、五元买瓶白酒,几个人一围,划划拳,就是一顿上好的盛宴。                

春天槐花正开,大家一齐动手,在长棍子上绑一个镰刀,一人割下结满槐花的小树枝,几个人在后面摘取采槐花,够一大筐,拌些面蒸了,再撒点盐、蒜汁等,就是一顿美好的佳肴。山上的野韭菜、楾菜、地皮菜都常常是我餐桌上的常客。

跑路线时,两个馒头、两个鸡蛋和一包榨菜朝饭盒中一放,什么时候饿了,找个小溪边,捡拾一些枯柴,烧成炭火后,把馒头向上面一放,烤得焦黄,就着凉水,就是我们午餐。

填图时一天要走大约有三四十公里,体力、精神和情感都到了极限,饥肠辘辘时,老乡园子里的黄瓜、西红柿,地里的嫩花生、生红薯,都曾成了我们的腹中之物,更不用说各式各样家果、野果。我们在衣服上一擦,就吃了起来,倒也香甜可口。

有一回,我们的地质队员为了改善一下生活,采摘了林中的蘑菇,谁也没有想到,蘑菇中居然有毒。就是这一次大意,竞然让一位队友离开了他们,离开了他们热爱的地质事业。

 炎炎七月,工作服是抵挡太阳的最好服饰。虽说有点厚,但阳光晒不透。在汗水的浸润下,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天回去,上面都结满了大朵大朵的盐花。

穿这身衣服,走到哪,坐到哪,一点也不心疼。中午时,找个阴凉地,就和衣躺下,天当房,地当床,小憩一下倒也十分香甜。秋季到来,露水特别大,上山不一会,裤腿、登鞋一会就打湿了。所以地质队员业余时间最大的一项任务就是几乎天天得洗衣服。收工后,几个人一起,找个没有人的河边,连洗澡带洗衣服,天也就黑了。

地质队员们穿得最多的是工作服和军装。在这里,所有的好衣服,只有回家和休整的时候才能一展风采。

灿烂星空下,散步的、聊天的、逗孩子的,在农民眼中够成了一幅生动的场景。煤油灯下,同事们打牌的、下棋的、看书的,看起来天天倒也很热闹。

常年野外作业,地质队员的文化生活比较枯燥,用“上班流大汗,下班满园转。” 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出队时每个人买的书,没多久就看完了。最难过的就是业余时间,大家常常不知做什么好。喝酒、打牌,成了大家消遣太多时间的最多工具。

由于很多山村都不通电,收音机,是每个地质队员心备的“家当”,是我们唯一了解外边世界的工具。报纸杂志常常是一个月拿来一次,看到时新闻也成了旧闻。只要不上山,不管是在整理资料,还是在散步、闲谈,收音机一直都会响亮在我们耳边。

                                     

在野外的日子,地质队员会把他们的爱深深地藏匿在心里。那种心有灵犀的悸动,会让寂寞的日子变成长长的的思念。虽然短短的100多公里山路,我们转车可能要走上一天。

一提起回家,成了地质队最激动的时刻。他们往往要提前忙碌好几天,洗好所有的衣服。再走家串户,买上一箱鸡蛋,买几支土鸡,那是他们带给妻儿老小的最好礼物。

一个长得很黑外号叫“火棍”的老同志,大大咧咧,性格耿直。每年夏收、秋种和春节时,他才能回家。每月给他家在豫东农村的媳妇白妮一封家信,是他雷打不动的重要任务。他是文盲,写信时,他就会拿上一盒好烟,泡上一杯茶水,来到我的住处,他口述,我帮他写信,这样坚持了四年。我调走以后,就不知他找谁给他的白妮写信了。

现在的年轻人就就方便多了,虽然好久见不上一面,但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会让他们嘴角荡漾起幸福的笑容。

    “不相信相隔太远/能割断对你的思念/把你的每一个欢笑/都夹进孤寂/无奈的空间隔断了我们的距离/青山外,依是你与我的童话…….

十月的季节,地质队员的身影归宿在收获的季节。一座座山峰曾经伏贴在他们的脚下,一处处森林留下他们找矿的标记,动人的金色一望无际。他们习惯回过头来,认真梳理半年来汗水浸润的成果,捡起他对劳动成果的崇敬和珍惜。捡起收获的点滴,跟随着他们的汗水共舞。一块块的岩石矿物标本、一张张的地质素描和地质图,是他们攀登的剪影。

明媚阳光下,地质队员向上攀登的影子成为一种劳动的图腾。在这时,向上攀登是一种希望的符号。随着身体与群山接近,辛勤的攀登成了一种和大山的交流与对垒。手中的地质锤与大山的一次次亲密接触,留下一串串美好的希望。

  评论这张
 
阅读(151)|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