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周周的博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日志

 
 

地 质 情 深  

2008-10-28 20:00:54|  分类: 心情经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我的博客

19877月,刚刚毕业的我心里装满了阳光,和同学结伴来到了地调三队。

                   一、野外生活                       

刚参加工作的心情是很新鲜的,想想行万里路、走遍四方的目标就要实现,我的脚步也轻盈了很多。

在桃花的纷飞中,我们来到了确山的大山里,这  儿离最近的乡镇有10多公里。每次回家,先得走15里的山路,再坐一个半小时的电动小轮船,穿越薄山湖水库,再转两次车用四个小时才能加到家。同志们都戏称这是“鬼不下蛋”的地方。

我们七个人住一间房,中间有一座两米多高没有到顶的墙将房子一分为二,那边住的是房东两口和他的两个儿子。天天倒也很热闹,煤油灯下,同事们打牌的、下旗的、看书的、聊天的、逗孩子的,够成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有一种家的感觉。

我的师傅姓胡,是一个老地质了。我俩一起进行11 万矿区填图。天天早晨7点钟起床,走两个多小时到达工作区,开始了我们一天的工作。一路上走走停停,他描述岩性,我负责勾图,一天走三十多里的路程。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用餐时候,点起一堆火,先让它燃尽,把馒头向上一放,不出十分钟,一股香味就飘荡在山间,拿着金黄金黄的馒头,或者就一口咸菜,或者就着两个茶鸡蛋,再饮几口小溪水,就享受了一顿可口的午餐。找个干净的草地,小憩一会。暖暖阳光下,看着远外的风景,聆听着阵阵松涛和小鸟的鸣唱,懒懒的有一种人间天上的意味。

这时候,我的生活就开始了一天最动人的时刻。我的师傅喜欢看武侠小说,我们的小说联播就开始了。我敢说这是世上最少有的小说联播,一个播音员,一个听众,只要上山工作,我们的“联播”就不会中断。躺在山头上,看着烂漫的山花和脚下的朵朵白云,一边享受着“七剑下天山”的飞扬,那种惬意至今乃历历在目,化成了一种永恒的记忆。

最有趣的还是听他们以前的野外生活。五六十年代什么找对象的条件是:“能说会唱,自带饭票,还要会看苏联画报”。意思是当时找对象的最高竞界是要找个有学历的、有工作的,最好还是会俄语的,因为当时我国和苏联关系非常好,会俄语的姑娘地位比较高。还有什么哪一年一个地质队员一张邮票就找了个媳妇,说的是一个地质工人经人介绍对象,写了一封信,那女的就从外地跑到地质队嫁给了他。倒也显示了当年地质队员的“崇高地位”和风采。

                  二、启蒙老师

   参加工作后,渐渐和同志们熟了,从他们那我也学到了很多今生受用无穷的东西。

 一次一位农民拿来一块岩石让我看看,说山上到处都有是,问我是不是金矿。闲聊中我告诫他,发亮的不是金子,而是里面含有一种叫白云母的矿物质,阳光照耀后会反光,这只是一块一般的石头,没有矿。

 一个工程师听了后告诉我,从干了地质以后,跟外人说起地质方面的话就不能说白话了,比如说上山时看见一块石头,老百姓可以叫石头,但我们地质队员就不能这样叫了,特别是在同行面前,应当说这是什么岩石,否则同行听了会笑话你的。一个地质工作者,在专业方面一言一行都要特别注意,它代表着你的形象。听了这话,我一下子脸红了。

从事地质工作画图是少不了的。刚开始时,我随便用刀片把铅笔一削,就开始画了起来。

一位师傅见了,就告诉我,画图要掌握好铅笔的种类,什么时候用2H3H4H是很有讲究的,不要以为是铅笔就可以画图了,他一一告诉我用哪种铅笔画图不易搞脏图面,用哪种铅笔橡皮好擦,在什么样的纸上用什么类型的铅笔。说的我云里雾里大吃一惊,这绘图用笔就有这么多的窍门,真是处处皆学问啊!

然后,他又教我如何削铅笔,如何在砂纸上打磨,一根铅笔在他手上没有一分钟,仿佛就变成了一个工艺品,让我大开眼界。再看看自己削的铅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削的铅笔笔尖缓缓而下,笔芯露在外面足足有一厘米。这样的好处是你必须轻轻地下笔,好修改,也不易折断铅笔,图又好看。你的手稍微重一点,笔芯就断了,迫使你小心奕奕。而之前自己削的铅笔,笔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那么点儿,画图的线条又粗又重,所以就不美观了。工作中的各种知识真是无穷尽啊。

                   三、朋友情深

    跋涉的山多了,过的河多了,朋友也一天天多了起来。远的近的,成了我心湖中一份份的牵挂和风景。

   那是一年的夏天,我带着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大别山填图。跑了一条线路后已是正午,我们又渴又累,那天正巧没有带干粮。“走,我们去老乡家要点吃的”我带着伙伴下到山沟的一个村庄。

敲开一家老乡的门,我告诉他我们是地质队的,并说明了我们的来意。老乡很是热情,让我们在家门口的树阴下稍等片刻。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老乡叫我们吃饭,并说不好意思没有菜。进到屋子里,我很是感动。这是平常老百姓都舍不得吃的,只见桌子上,一盘腊肉,一份鸡蛋,一个凉拌萝卜丝,一盘酸菜,还有一瓶林河大曲酒。我们一个劲地推说不喝酒,可老乡坚决不同意,硬是一人给我们倒了一小碗。吃完后我们要给他钱,他义无反顾地回绝了。

从此,我永远记住了这个村庄,记住了这位老乡,记住了老乡们给予地质队员的深深友情。

2001年,单位组织我们一行十名劳模到桂林旅游,我们下榻在了桂林水文勘测院的山水宾馆。一到桂林,我们就体验到了水勘院同志们同为地质人的热情,专门去了一个面包车接我们,随后的几天里,从行程到吃住,更是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专门有一人天天给我们安排,党委书记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

我们不仅领略了桂林的山水天下秀,更明白“天下地质队员是一家”不是随意说出的一个戏语。无论你走到哪里,一提起你是地质队员,互相都近了很多,立刻就有了一种亲切的感觉。

浓浓的地质情节,是每个地质队员都难以割舍情怀。

在地调三队的一个个片断,地质生活的一个个场景,像串串珍珠一样悬挂在的我心中,陪伴着的行程,照亮着我的生活,甜蜜着我的记忆,直到永远。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地 质 情 深 - 周周 - 周周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1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